首页 海之三国 下章
第十三章 未来目标
 在训练部队的同时,李海任命孙乾接管龙口县的一切工作,包括龙口码头和龙口城的改造,以及在龙口的一切改革。开通由龙口港到辽东的和三韩的航线,杨浩负责海上的航线开辟以及贸易,用东莱三城的新奇物品,到辽东和三韩换回大量的粮草,进行储备。主席说曾说过“深挖,广积粮”应付战争就得作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开设科学院,由高翔和马均负责,进行各项技术的研制和开发。钢铁厂和煤矿以及其他工厂的生产直接由个城主直接管理,那些早期的工匠都已经成长起来了,完全可以跳起工厂的生产大梁。李海决定把东莱的治所搬到光明城,而东莱城则交给秦管理。从此东莱完全实现李海的当初规划,开始健康的发展。

 光和六年即公元184年。李海到后汉的第四年。东莱地域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和完善,已经发展到了近九十万余人口。光明城现在是青州的第一大城。造纸厂和服装厂已经开始进入生产,各种科学院设计制造的新奇物品经过张苏两位客商和龙口码头装船进入中原,辽东和三韩市场。龙口的盐场产出了第一批盐,陶瓷罐装的龙口食用盐开始输出到中原市场,不久就将土法炼制的硝盐打击的毫无生存之地,和井盐瓜分了盐市场的半壁江山。

 学院的毕业学生不断的被补充到各个城市的管理层军队中。一大批自己培养的开明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东莱的财源是滚滚而来。李海手上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对整个东莱其他的各县进行改革了。朝廷已经开始注意这个新兴起来的城市,年前已经下旨要求李海进洛面见天子。为了这个事李海考虑了几,决定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开会进行研究此事以及东莱的未来。

 新年来临,全城一片腾。和往常一样,节放假七,李海带着各城的管理人员向城中百姓拜年并发表新年讲话和祝福。这些百姓不管是亡的难民,还是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是李海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天堂似的地方,让他们结束了,安定了一个象样的家,他们除了了感激别无他求,光明城就是他们的家,在农闲和工作之余,他们很自觉的都接受军事训练,为将来保护这个城市出力。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家付出一切。所以光明城和光荣城以及光辉城建立以来,可以说民风淳朴,没有人会去破坏这个城市的形象。李海对这一切感到很欣慰。剩下还没有的进行改革的蓬莱,黄县,栖霞,胶东以及东莱城(掖县)都要求今年进行改革。李海立即答应了,同时命令各县即起开始按照光明城的模式改造和加固城墙,分配今年毕业的学院学生到这几个县里协助县令进行改革,如有地主富豪反对和强加阻力的,立即斩杀。李海知道现在是动手的时候了,刚来的时还担心控制不了局面,因为改革必定触及到许多当地豪强的利益。所以只是先拿牟平和莱县做试点,首先是这两个县的县令对自己很配合也比较开明。年底又派孙乾在龙口实行。现在自己的实力已经成了,所以现在东莱的一切都不是李海的阻力了。

 一些有名的当代有识之士士也慕名来到这里了。乐安盖人国渊字子尼。师事郑玄,和管宁邴原是好朋友,闻邴原在此,特来投靠。王烈字彦方,也是邴原好友,经邴原推荐前来。李海知道此二人皆当世名士,也是

 热情相,让他们在光明城帮助宠管理和学习,后另派他用。又有九江寿人蒋钦字公奕,路过到青州地界,听说光明城,特来投靠,李海知道此人深知水战,便委任他为龙口码头和水寨的总管。蒋钦大喜,又推荐其好友九江下蔡人周泰前来投靠。李海知道周泰也是东吴猛将,精通水军。还有这两人也算是自己半个老乡。便让周泰和蒋钦一起管理龙口码头水寨,督造商船和战船,跟随杨浩学习海上航行的知识。并调拨两千人建设水军。

 新年后工作的第一天,李海召集了所有管理者开会。在会上李海要求大家对探讨以后的发展方向思路,要求大家都踊跃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高翔第一个站起来说到:“光明城发展到现在,都是城主领导得力的结果,但是这东莱地域的地域发展前景有限,虽然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但是还没有实质的战斗经验,而且各个城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后受到攻击,如何来保护这里的百姓就是个难题,毕竟农业生产的农夫现在都分散在城市四周,开垦的良田和龙口码头,这些都没有保护,所以目前的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这个。还有光荣城的铁矿开采即将枯竭,而且炼铁是两个城市的主要收益支柱。如何寻找生产资源也是当物之急。”说完后高翔坐下了,李海看着他点了点头,没做回答。

 之后王修说到“我只说两点,第一是进入两城市的客商益增多,在繁荣城市的经济情况下,也将这里的一切传带到中原,现在朝廷已经注意我们这里,如果后朝廷要手这里,我们应该想好如何应付,我们创造的这一切可不能白给了朝廷。第二点是通往带方的航线还没开通,如果开通了着条航线,我们的贸易将大大减轻依赖中原的局面,而且这条线路也可以不受朝廷的约束。”李海听了还是点头,没做回答。

 这时张辽徐晃等表达了和他们意见相仿的问题。只有宠和邴原两个没有表态。李海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于是问到:“伯宁,矩,你们怎么不说说呢?”

 “主公”宠站了起来。“刚才各位大人说的意见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这我就不需表达了。我只想说的就是我们后的发展方向,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向西发展,图谋整个青州地域,青州乃当今天下八州之首,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临淄的拥有丰富盐铁。只要将我们将整个青州纳入我们的治理范围,推行主公的治理之策,用上五年的时间发展,则可称霸一方。北上可图冀州幽州,前可进军中原,南可图徐淮寿,此为一策。另一个则是辽西。辽西地域广阔,人烟稀少,而柳城东南面地势险要,只有一路通往辽西辽东,可建关立寨,易守难攻。辽西现又是无主之地,主公可东结辽东,西挡来凡之敌,假以时,出关直击幽州北平,南下冀州晋。此为另一策。前者则必起刀之祸,乃造反之试,不可行当。后策则请主公思量。此乃吾与矩早前之商聊之论,请主公定夺”说完安然坐下。

 好个宠,果然非同一般,竟有如此见地,不愧是三国时期曹重用的爱将。李海不由的由衷的佩服,只是还是点点头没回答。众下已经是一片沸腾,有赞同的,有反对的,议论纷纷。这时孙乾站起来说到“不知道

 主公做何打算,可否说出来众人听听,吾见主公始终未做表态,定是有良计。可否说出让我等听取高见?”这就是要看李海的表态了,当下立马安静下来。目光都投向了李海。

 只见李海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走到会厅中间,双手背,神闲气定的说到:“各位讲的我都听到了,也十分赞同你们的观点,这些都是我所了解和想解决的。伯宁矩的建议也是非常的好。对于发展的两个方向我都十分赞同,我想说的就是两个方向我们都能发展,我看当前的天下形式,如不出我的估计,不出三个月,这中原必定大。”此话一出,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海,不知道这位主公为何有这等见地?看他样子又不象玩笑之语,难道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只有高翔和杨浩稍一思考就面对李海会意的一笑了。(因为他们知道184年的二月,也就是再过两个月,张宝张角兄弟就要爆发黄巾起义了。)于是又接着听李海说到:“而且青州就是这混乱的中心,青州混乱之时就是我们机会的到来,我们打着平定混乱的旗号奔向青州,一可招揽百姓人才,二可捞取功绩。某取青州之地。但是混乱初期我们还不能出击,只要保护好自己的根基之地即可,而且一时混乱还来不到我们这里。我们先坐看一段时间,待到时机,即可派大将领兵出击。至于辽西,我也考虑过。是个好的选折,但我的目标不光是辽西,而是整个辽东辽西地域,这才我的目标。如我们乘中原混乱之时平定辽东,朝廷也是无暇顾及我们。只要拿下辽东,辽西也就是我们的了。到时我们再征服那些胡骑乌蛮,安定辽东辽地诸郡,直指幽燕。更重要的是辽东千山一带,煤铁极为丰富,储量巨大,沃野千里,必定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到时以青州基地遥相向望,北方可平。”说完这些李海很从容看着众人。

 众人被李海的这番言语是惊呆了,无不佩服这位主公的远见和辟的分析。没想到这位平时和蔼文静的主公竟是如此的霸气,怀乾坤,而且料事如有神助,行事绝对信心,后必为一方之霸。当下众人群情昂,起身拜倒请令,就等李海吩咐任务和行动。李海当下起身发令。

 杨浩蒋钦先带所部水军两千和四千百姓工匠,搭乘海船十艘,备足一月粮草,抵达辽东最南端的老铁山,在老铁山的背面有一海湾,你们在海湾陆地的最窄处建造城墙,把老铁山附近地域通往辽东内陆的路隔开。建立旅顺城,城里面靠海建立大型码头一座,以及仓库,兵营,指挥所和医疗救治站。作为后进入辽东的立足之地。

 孙乾负责旅顺城的一切建设物资和粮草的筹备和调度。

 张辽负责在东莱的周围建立小城堡若干,相互间和大城遥相呼应。敌人来袭击的时候附近的百姓可就近进入城堡进行防御。

 苏双带领特别营三百,扮着商队先其混进辽东的襄平城,刺探情报和收集信息。张世平则带着两百特别营在洛开设一家商铺,监视朝廷的动向。

 宠管理光明城一切事物,王修管理光荣城一切事物,国渊管理光辉城。邴原总管财政。

 原龙口县令陈明负责民的招收。徐晃太史慈高顺加紧进行军队的训练。准备随时做战。

 同时任命王烈为刑法司马,主持修建东莱的新法,进行发布到各县。

 邴原为东莱的财政主管。

 由于考虑到后中原混乱,东莱的产出在中原销售会受到影响,而且极不安全,于是李海想到徐州和江南一带相对比较安定一些,后的贸易对象应该主对南方地域。现在就要准备。命令高祥带领周泰率领海船三艘,今年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三百人。装载东莱的货物从龙口港出发,沿海岸南下,进长江口达到秣陵(就是今天的南京附近)开设商铺和立足点,后沿长江而上扩展到江南的其他地域。完成任务后高翔立即搭船返回东莱。周泰留下在那里负责。临行前李海特别叮嘱周泰,自己把他派秣陵去,就是因为他对江南熟悉,这对自己后在江南的开拓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责任很重大。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对他的厚望。江东乃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要注意人才的发现。可以先到吴郡吴县找一个叫顾雍的人,这个人才很是了不起,我给你写封信带去给他,如果他答应出来,你可以派人把他送到东莱,我定有重赏给你。

 三后高翔周泰准备完毕,扬帆下江南,临行之前李海宣布任命周泰为偏将军。

 至于见天子的事,李海决定暂且不去,因为马上就要黄巾起义了,到时来去的路途很不方便。
上章 海之三国 下章